監測
重污染天氣預警繼續 監測儀器檢測環境質量(2021-01-26)
近日,據北京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微博,根據最新預測預報,受大范圍區域重污染傳輸影響,2021年1月24至25日北京市將發生一次空氣重污染過程。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空氣重…[詳情]
新一輪增量空間穩步入場 剛需下環境監測將延續強勢(2021-01-25)
隨著一系列環境監管措施的落地實施,環境監測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頂梁柱”和“生命線”被賦予了更多期待。 環境質量監測在經歷了監測體系建設的完整周期后,疊加“…[詳情]
青島市海洋監測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獲批(2021-01-20)
2021年1月14日,青島市公布了2020年青島市“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名單,由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科技成果產業化公司山東省經海儀器設備有限公司牽頭組建的&ldq…[詳情]
國產水質監測設備技術研發水平提高 其市場空間大(2021-01-18)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物質之一,進行水環境保護及治理,水質監測設備不可少。水質監測行業產業鏈上游包括各種水源,如我國地表水,包括各河流、湖泊水庫、飲用…[詳情]
野外觀測站數量又增 生態保護帶動環境監測行業發展(2021-01-15)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現階段主要的發展戰略。多年來,我國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在積極治理環境污染的同時,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就…[詳情]
我國實現了望遠鏡光學成像性能的高精度實時監測(2021-01-13)
近日,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參與LAMOST運行維護的研究團隊根據多年的望遠鏡維護經驗,結合人工智能在各類領域內的廣泛應用,提出了一種望遠鏡性能監測的新方法。 該方法基于望遠鏡終端儀器獲…[詳情]
野外觀測站數量又增 生態保護帶動環境監測行業發展(2021-01-12)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現階段主要的發展戰略。多年來,我國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在積極治理環境污染的同時,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就是我…[詳情]
碳中和成2021重點任務 碳排放監測東風已起(2021-01-08)
全球變暖已經成為當前世界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氣溫上升帶來的極端氣候、海冰川融化等問題已經對地球的生態系統甚至人類社會都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現代社會的發展以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為基礎…[詳情]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多角度偏振成像儀正樣產品交付驗收(2021-01-08)
2020年12月28日,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多角度偏振成像儀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遙感總體部完成交付驗收,該成像儀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制。 陸地生態系…[詳情]
《輻射事故應急監測技術規范》發布稿(2021-01-08)
【化工儀器網政策標準】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規范輻射事故應急監測,生態環境部擬定了《輻射事故應急監測技術規范》發布稿并…[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