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裝修房里甲醛含量是否超標?有沒有權威機構檢測?”近日,有市民致電新聞熱線反映,她想找家室內空氣檢測機構,可聯系了一圈不知選哪家。就此展開調查,發現昆山有不少規模不一的室內環境檢測機構,檢測方法、收費標準不盡相同,檢測資質真假難辨。不少市民呼吁,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監管,規范市場秩序,讓老百姓能放心檢測。
市民反映
不知甲醛檢測“哪家強”
要搬新家了,可市民謝女士卻有些擔心:新家甲醛會不會超標,孩子才一歲多,身體會不會受影響?于是,她想找家室內環境檢測公司上門檢測,可一連問了好幾個部門,均被告知沒有開展類似業務。隨后,她又上網查到昆山一些檢測公司,一一電話聯系后,卻發現不僅收費標準不一樣,而且檢測方法也有差別,“到底哪家權威可信?怎么選擇?”著急的謝女士反映了她的困惑。
其實,類似謝女士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市民姚先生家住城北大德世家,今年5月份新家裝修結束“晾”了3個多月后,發現家里還有一股刺鼻的味道,便想委托一家公司上門檢測。可問了一圈,也不知道哪家公司是正規的,只好延遲搬家計劃。
調查
標準不一難選擇
隨后,對室內環境檢測市場進行了調查,發現當前昆山室內環境檢測機構有不少,但檢測標準不一,令人霧里看花,難以選擇。
據了解,目前,在昆山從事室內環境檢測業務的機構主要分為兩類,一類只檢測不治理;一類檢測、治理兼而有之,其中,打著“先檢測后治理”“免費檢測”等廣告的有不少。
以家庭裝修需要甲醛檢測的名義咨詢了幾家機構,發現在收費標準、檢測方法上各家不一。在一家檢測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室內檢測的價格主要是按點收費,一個封閉空間為一點,他們公司每個點收費150元。隨后,又聯系了另一家檢測公司,工作人員稱,兩個點起測600元,多一點加200元。治理費用則按照空間大小收費,每平方米標準也不一樣,30至40元不等。在檢測方式上,有的企業表示“預約好后即可上門檢測”,有的稱“需提前將房間關閉12小時后再檢測”,有的卻說“通風后密閉房間1小時,就可以檢測”。各家企業出具檢測報告的期限也不相同,有的表示“當天可出”,有的說“三個工作日至五個工作日”。至于檢測資質問題,不少機構的回答也是模糊不清,有的說會出具具有法律效應的檢測證書,也有說是獲得了國家計量認證,報告權威……亂象叢生,真假難辨。
從市場監督管理、住建等部門了解到,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機構只有取得計量認證合格證書,即“CMA”認證,才能從事檢測檢驗工作;而從事室內環境檢測服務的機構,還必須擁有室內環境檢測項目專門獨立的實驗室,即“CNAL”認證,然而,昆山市擁有這些認證資質的屈指可數。
原因分析
有需求但監管缺失
了解到,隨著居民環保意識的提升,室內環境檢測需求越來越大,而完全符合要求的正規機構難以滿足日益壯大的市場需求,再加上進入這個行業門檻低,便為無資質的公司提供了生存土壤。
據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檢測公司負責人介紹,室內環境檢測市場準入門檻并不高,幾臺儀器即可開門迎客。于是一些企業鉆空子夸大宣傳,或低價或掛靠資質搶占市場,攪亂秩序。
此外,對室內環境檢測市場的監管還處于空白。目前,室內環境檢測雖然聽起來與環保有關,但根據政策,環保部門主要從事的是室外環境的檢測治理,對于室內環境及其檢測機構,他們沒有權限管理;而負責為經營機構辦理營業執照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由于室內環境監測行業的專業資質并不是辦理營業執照的前置條件,所以他們對該行業也沒有專門的監管措施。至于資質認證,由于相關法律依據和查處標準缺失,主管部門對無資質的檢測機構也難以進行查處,只能進行通告。
部門回應
市場監督管理局
將加大抽檢力度
針對第三方檢測市場參差不齊的問題,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一旦發現家裝產品存在質量問題或者產品出現甲醛等超標現象,會立即采取處罰、責令整頓等行政措施。接下來,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將根據市民投訴情況,有針對性地加大對相關產品的抽檢力度。同時,他也呼吁消費者選擇有資質的正規檢測機構檢測。
市住建局
定期對有證機構進行檢查
根據《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須進行室內環境污染濃度檢測。檢測項目為甲醛、苯、氨、TVOC、氡等5項指標。開展該項檢測的機構應通過省技術監督局資質認定(計量認證),并取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工程質量檢測資質備案證書,目前昆山市共有此類機構6家。市住建局質監站定期組織技術專家對此類機構實驗室進行現場檢查。目前,此類環境檢測機構主要針對建筑工程竣工前的室內環境污染濃度檢測開展工作。其他檢測機構(主要為家裝服務)不屬于這一范圍。
市民聲音
網友“蛋糕先生”:檢測甲醛需要依托專業的設備,普通家庭裝修結束想檢測甲醛,只能依托第三方檢測機構。但第三方檢測機構由哪個部門監管,到底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去聯系正規、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呢
網友“日辰晨123”: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裝修完新房后對房子做一下室內環境質量的檢測,已經逐漸被大家所接受。期待政府部門能重視這一市場需求,出臺相關的政策規范市場經營秩序,清理整頓亂象,讓廣大百姓檢測“有門路”。
市民吳先生:應盡快出臺規范室內環境檢測行業的法律法規,制定權威的室內環境檢測標準,以滿足普通老百姓對美好環境的需求。
環保從業人員“M”:如果室內出現污染情況,市民可以自行購買家用型甲醛檢測儀,檢測家中的甲醛含量。同時,注意長時間通風,并多養些綠色植物,可以有效改善室內空氣污染的情況。
短評
規范檢測市場要有超前意識
隨著居民環保意識的提升,室內環境檢測需求越來越大,而完全符合要求的正規機構難以滿足日益壯大的市場需求,再加上行業監管處于空白,這勢必導致市民無所適從。加強這一市場的監管和規范,成為市民呼聲。
筆者認為,要想規范檢測市場,必須有超前意識。一方面,相關部門要有超前監管準備。應隨著市場變化及百姓需求的提升,超前預判,及時發現,并采取相應防范措施,將以假亂真、惡意競爭等一些已出現或可能出現的違規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
另一方面,要有超前思維謀劃長遠。室內空氣檢測治理屬于新興行業,原有的法律法規難免會跟不上,造成相關法律依據和查處標準缺失。那么,在起草制定相關行業新規上,既要有針對性,讓行業盡快結束已產生的無序不良競爭狀態,也要有長遠眼光,盡可能完善新規,變滯后思維為超前思維,促進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