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進入4月份的第二周,鋼市場仍保持偏弱運行,鋼材價格更有進一步下滑勢頭。上一周市場表現是從北方市場到南方市場鋼價惡化局面進一步擴散,具有幅度大、區域廣的特點。
那么,制約鋼價的利空因素有哪些呢?
一方面是原材料的近期大幅下降,鋼價成本支撐塌陷。盡管鐵礦石價格上周出現了小幅反彈,但難以改變弱勢局面。鐵礦石資源稅調降,避免不了在礦石價格進一步下跌后,中國的高成本礦企仍被逼至放棄的結果。另外,鐵礦石期貨偏空心態籠罩市場,資本做空的表現十足。由于鐵礦石港口庫存居高不下以及供大于求矛盾突出,仍然面臨較大下行風險。
鋼坯市場主要面臨的問題是需求清淡,庫存水平高,市場報價持續下跌,市場成交特別不好,這直接影響鋼材價格的走弱。
另一方面是經濟下行壓力對鋼價負面作用不減。宏觀上,統計局最新發布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降幅比2月份收窄0.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環比下降0.3%,同比下降5.7%,但黑色金屬材料類價格下降10.5%,跌幅居各行業之首。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較重,工業品價格持續低迷,企業經營狀況不景氣。
鋼鐵處于下游制造業產業鏈上端,因此下游眾多工業產品價格的下降或走低必然體現鋼材消費比重。盡管市場不發基建投資拉動,也有“一帶一路”、長江中下游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等規劃以及房地產新政政策,長遠來看有利于鋼鐵消費結構、鋼材直接需求與間接需求的釋放。但短期從一季度及四月上旬的宏觀景氣度看,鋼市仍需要艱難渡日,鋼價進一步走低風險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