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鋼鐵行業正處于化解過剩產能,其它工業行業也處于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智能制造和工業4.0為信息技術促進產業變革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此,由中國自動化學會應用專業委員會、中國金屬學會冶金自動化分會、北京科技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聯合主辦,北京科技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聯合承辦,并由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首鋼自動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華大學、混合流程工業自動化系統及裝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協辦的2015全國第二十屆自動化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于8月8日-10日在內蒙古科技大學召開。
會議參會代表創辦會歷史新高,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及鋼鐵、有色、礦山、石化行業企業的220余名參會代表共聚一堂,探討技術發展,交流寶貴經驗。會議由中國自動化學會應用專業委員會、中國金屬學會冶金自動化分會秘書長孫彥廣主持,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王飛躍、中國金屬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文秀、副秘書長高懷、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德剛、北京科技大學科研部部長劉杰民和內蒙古科技大學副校長呂曉琪出席了會議并致辭。會上還對會議優秀論文進行了表彰并組織代表參觀了包鋼能源中心和2250熱軋廠。
會議以“智能制造驅動企業創新發展”為主題,圍繞企業在當前形勢下,如何應用智能制造等先進技術應對轉型升級面臨的挑戰。為了突出學術氛圍,創造交流機會,會議設立了主會場和兩個分會場。主會場上,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作了題為“跨界跨世界:從大數據到平行智能時代”;北方工業大學副校長李正熙作了“電機系統節能關鍵技術及展望”的報告;包鋼(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德剛作了題為“共抗危機保生存,創新驅動促發展”的報告;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張德政介紹了“智慧工廠關鍵技術與示范應用”;寶鋼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郭朝暉作了“從工業4.0的本質看鋼鐵業的未來”的報告;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陳曉方主講了“關于流程工業知識自動化的若干研討”;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信息化中心副總經理、濟南分公司自動化信息技術公司經理張元福作了題為“兩化深度融合,助推降本增效”的報告;中國鋼研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上海金自天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健介紹了“中國鋼研云在線——關于工業4.0的探索與實踐”;北京首鋼自動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劍主講了“冶金智能工廠的實踐和思考”。
在鋼鐵行業智能制造的研討與應用分會場上,北京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徐正光介紹了“基于模式運動的建模與控制方法”;內蒙古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崔桂梅主作了“基于數據驅動的高爐煉鐵過程的建模與優化研究”;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部長范鹍作了“信息化新浪潮與鋼鐵智能制造”的報告;鞍鋼集團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志迅介紹了“鞍鋼智能制造試點工程”;北京科技大學高效軋制國家工程中心研究員呂志民主講了“鋼鐵全流程工藝質量在線判定與診斷分析平臺及示范應用”;中國鋼研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研發中心徐化巖作了“EMS助力鋼鐵企業降本增效”的報告;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劉小河介紹了“煉鋼電弧爐的現代控制方法”;北京首鋼自動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自動化研究所連鑄首席錢宏智講解了“潔凈鋼制造過程智能控制系統—面向鑄坯質量控制的連鑄智能控制模型研發與實踐”;河南豐博自動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德柱作了題為“互聯網 精準計量實現成本智能制造”的報告。
在有色、石化及礦山等行業智能制造的研討與應用分會場,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礦山技術研究院院長周俊武介紹了“選礦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新進展”;吉林化工大學校長曲永印講解了“電解銅高效節能與控制技術”;中國鋁業公司首席工程師、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研究員曹斌作了題為“鋁工業4.0模型研究與實踐”的報告;北京首鋼自動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信息事業部MES高級項目經理牛巍介紹了“電解鋁MES研究與應用”;臺海核電集團凱實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兼副總經理孫煒講解了“年產一萬噸電積鎳工藝實踐”;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工程研究院院長何安瑞介紹了“寬幅鋁板帶熱連軋自動化控制技術與系統集成”。
由于會議主題突出,契合實際;報告內容豐富,應用性強;會議形式多樣,設主分會場,參觀工廠;學術氣氛濃厚,會上發言,會下討論,因此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相信必將對企業自動化、信息化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
會議期間還召開了中國自動化學會應用專業委員會、中國金屬學會冶金自動化分會委員會議,學會秘書向委員總結了學會工作,本屆大會承辦單位匯報了會議的籌備情況,下屆大會承辦單位東北大學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匯報了承辦方案,與會委員們對如何在當前形勢下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進行了探討。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