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確評價行業盈利現狀,不能盲目樂觀,去產能、去杠桿的力度還需要加強。
1月~10月份,會員企業合計實現利潤286.66億元,但銷售利潤率只有1.28%。
隨著煤炭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鋼鐵行業在原料成本方面將承受壓力。
“2016年,我國鋼鐵行業總體實現扭虧為盈,但是要正確評價行業盈利現狀,不能盲目樂觀,去產能、去杠桿的力度還需要加強。”12月18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顧建國出席2017年大宗商品市場高峰論壇暨“我的鋼鐵”年會,發表主旨講話。
據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記者了解,今年1月~11月份,全國粗鋼累計產量為7.39億噸,同比增長1.1%;累計出口鋼材10068萬噸,同比下降1%,全年鋼材出口量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3月份以來,鋼協會員企業連續8個月實現了盈利。
顧建國指出,2016年,我國鋼鐵行業總體實現了扭虧為盈,這是國家推進供給側 結構性改革和鋼鐵內需不但沒有減少反而略有增加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會員企業共同努力的結果,成績來之不易。特別是去產能工作和企業系統性降本工 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他表示,今年鋼鐵企業的制造費用、期間費用下降明顯,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1月~10月份,會員企業合計實現利 潤286.66億元,但銷售利潤率只有1.28%,到10月份為止,會員企業仍存在超過20%的虧損面。他指出,除《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 2020年)》中談到鋼鐵行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外,目前,鋼鐵行業還存在銷售利潤率低、資產負債率高等情況,特別是10月份當月利潤環比收縮,主營業務 虧損。綜合各方面情況看,鋼鐵行業2016年運行基本平穩,走出了低谷,但依然沒有從根本上走出困境。
鋼鐵上下游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理事長馮雨介紹,2016年,煤炭行業完成了2.5億噸去產能任務,煤炭需求降速大幅放緩,煤炭進出口逆勢回升。近幾年,煉焦原煤產量呈逐年下降的趨勢,煉焦煤價 格反彈,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煤炭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鋼鐵行業在原料成本方面將承受壓力。下游產業方面,今年汽車業的增長得益于稅收減免等政 策,2017年汽車市場前景還有待觀察,競爭可能更加激烈。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指出,今年1月~11月份,我國汽車內需量同比增長了 13.4%,實現超政策預期增長。徐長明預測,未來10年內,我國乘用車市場或將以中速發展為主。
對于明年的發展,顧建國指出,2017年,我國經濟發展的基調是穩中求進,繼續堅持以供給側結 構性改革為主線。但與此同時,影響鋼鐵行業運行的變數還很多,應該以問題為導向,確定工作的“著力點”,加大去產能、去杠桿的工作力度,加快行業結構調整 步伐,努力提高市場競爭力。(來源:中國冶金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