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減產必須要根據實際產能來計算,在現有的基礎上減去20%,不能按照預算最大產能,否則沒有意義。”在對焦作市馬村區未來鋁業進行明查時,環保部第十七督察組組長施立仁著重強調了應急預案的可行性。2月24日這一天,焦作啟動了重污染天氣橙色(II級)預警,按規定鋁制品行業應減產20%。
在環保部展開的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行動中,經濟日報記者跟隨到鶴壁和焦作的督查組進行了采訪。
作為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鶴壁和焦作的環保督查任務尤為嚴峻。華北督查中心的方堃主任介紹,根據鶴壁、焦作二市的特征,督查內容主要包括工業、農業、機動車、揚塵、建筑工地、居民日常六個方面,而且每次行動往往會涉及多個方面,“例如我們暗查一家磚瓦窯廠,不僅需要檢查他們有沒有按照生產調控的規定在冬季停產,還要看他們的集裝箱卡車是否符合排放標準,煤料堆放是否做到了建造煤棚、鋪設防塵網等措施,這樣就包括了工業、機動車、揚塵三個方面。”
第十六督察組組長馬勇華則表示,具體督查的重點還要視這個城市的污染源而定,“鶴壁成規模的企業少,主要污染是小作坊,因此督查的重點在于燃煤鍋爐的拆改和‘小散亂污’企業的排查整治;焦作的大氣污染主要是因為重污染的企業多,因此督查的重點在于污染物的達標排放以及按規定停產減產。”
在浚縣白寺鄉進行暗查時,方堃率領的督察小組通過地毯式排查,發現了若干家“散亂污”小企業。經過實地取證,發現主營水泥、石粉、磚瓦窯的企業不僅屬于高污染企業,還屬于淘汰落后產能,本應取締但取締不徹底。方堃立即向縣政府反饋信息。當晚,縣政府調派人力和機械對上述企業進行了搗毀性拆除,消除環保隱患。
2月20日晚,在武陟縣內的煤炭物流園區進行夜查時,施立仁率領的督察組在執法過程中受到園區人員的阻撓,還采取拉閘斷電的方式試圖逃避監管。經調查取證,施立仁發現該園區存在環境問題,將其上報到焦作市政府。鑒于違反停產規定,且抗拒執法情節惡劣,作出罰款110萬元、通報批評行政負責人12人、刑事拘留1人的處罰。目前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
記者了解到,鶴壁市早在2016年9月,就已經開始了名為“零點行動”的夜查。2月22日晚,督查小組組長趙樹林率隊來到鶴壁煤電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發現應急池水位偏高,并傳來陣陣惡臭。趙樹林現場查實該企業存在將儲存在應急池內的廢水未經處理直排園區污水處理站的違法行為,立即約談了企業值班負責人,并取樣監測。目前環保部門已立案查處。
督查中記者發現,“小散亂污”企業隱蔽性、流動性較強,給督查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對這些小作坊來說,哪怕被拆除了,他們換一個地方很快又做起來。”馬勇華介紹,“‘小散亂污’企業多以犧牲公共環境為代價,投資少,收益快,監管難度較大。”浚縣環保局局長李彧楠認為,最有效的辦法是結構性減排,也就是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現在用強制手段去要求企業減排,只能短期內起到效果。
“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通過強制手段去規范人的行為,這是最基礎的。即使難度再大,也要打好這場攻堅戰。”方堃表示。
來自環保部最新通報的信息,2月24日,展開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的18個督查組,繼續加大暗查夜查力度,重點聚焦應急預案落實,全面督查縣一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大氣污染防治責任落實情況。18個督查組共走訪檢查241個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和企業,發現問題109個。
其中,鶴壁市鶴山區鑫鑫合金有限公司煙囪除塵設施未正常運行,除塵設備管道私自改裝,煙氣未進入除塵工序直排,粉塵直接堆放廠區內,未采取有效防塵抑塵措施;焦作市山陽區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2號鍋爐停產,1、3號鍋爐正在運轉,中控顯示二氧化硫出口為0,但門口信息公開電子屏幕顯示二氧化硫排放濃度分別為12mg/m3、13mg/m3,在線監測數據不準確等問題已移交地方處理。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