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吉海堅)投資緊縮、成本壓減……面對疫情和低油價給高原油田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沖擊,青海油田圍繞高效增儲、效益開發、開源增收、嚴控成本等9項核心任務,出臺40條舉措,將4億元增效指標一一落到實處。4月6日,采油三廠黨員先鋒隊主動“申請”230萬元降本增效指標,用實際行動打響挖潛增效攻堅戰。
采油二廠原油生產戰線長、點多、面廣,低成本生產“堵點”多,油區穩產難度大。在增儲上產、挖潛增效困難面前,為彰顯黨員先鋒引領作用,采油二廠黨委適時成立了“黨員科技服務先鋒隊”“黨員安全保障先鋒隊”“黨員節支增效先鋒隊”,充分發揮黨員在提質增效、增儲上產工作中敢打敢拼、勇于擔當的精神。黨員科技服務先鋒隊針對老井穩產、措施上產、新區建產需要,“兵分三路”展開工作。扎11區塊高效開發組,立足于單砂體研究,完善單砂體注采關系,將砂體研究成果與生產動態分析緊密結合,進行精細注水調整,達到穩油控水的目標,控制自然遞減。長停井挖潛組,在老井資料復查的基礎上,通過補孔、堵水、酸化等措施,恢復長停井生產,通過潛力井撈油、論采等方式增加老井產量,實現長停井增油的目的。油井測井資料二次解釋組,在地質綜合研究及前期試油、試采的基礎上,綜合錄井顯示等,開展長停井或低產低效井測井資料二次解釋,優選二次解釋層位進行試采,挖掘新的產量增長點。
采氣三廠尖北氣區是青海油田效益保供的支撐點。這個廠工程技術室黨支部針對尖北氣田壓力系數低,壓裂液后返排困難、返排率低的難題,創新采用“壓裂氣舉一體化”管柱,并在尖北H1-6成功應用,解決了尖北氣田壓裂管柱油套不連通,無法開展氮氣助排的問題,縮短了壓裂液返排周期。同時,每增壓氣舉一次可以減少井下措施作業成本支出20萬元。
澀北氣田是青海油田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采氣一廠黨員干部放棄輪休,挽起袖子、勒緊褲腿走出辦公室,融入一線幫助基層解決產能建設難點,打通施工現場“盲點”。截至4月5日,澀北氣田產能建設完鉆6口,地面配套站外工程累計完成管線主體焊接37口。
英東117井是一口高產井,需要進行調層沖砂作業,油田只給了3天時間。井下作業公司黨員班長李煒帶領5名班員迎風冒雪在井場鏖戰18個小時,比要求提前3小時交井。在英33-4井,李煒帶領5名黨員精細策劃生產組織,保證每一道工序銜接流暢,白班夜班連軸轉,刷新了油井補孔作業最快紀錄。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