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吉林石化合成橡膠研發中心將乙丙橡膠新牌號產品J-0145稀釋成100公斤的黏度指數改進劑,發至蘭州潤滑油研究開發中心,測試該產品在高端潤滑油中的應用效果。
吉林石化合成橡膠研發中心主任孫聚華說:“如果測試成功,這將是乙丙橡膠系列又一個‘明星產品’。”
乙丙橡膠是吉林石化優勢產品之一。2023年,吉林石化的乙丙橡膠和ABS被納入集團公司重點打造的煉化新材料“產品巨人”之列。長期以來,吉林石化創新開展“產銷研用”一體化協同攻關,以每年推出10余個牌號新產品實現量產的速度,向著化工產業的“金字塔尖”加速奔跑。2023年,吉林石化累計生產ABS產品近百萬噸,生產乙丙橡膠6萬余噸。
“做中國最好的ABS”
汽車穿過蜿蜒的管廊,緩緩駛入吉林石化合成樹脂廠,“做中國最好的ABS”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簾。
近年來,吉林石化持續推進科技創新成果向工業化技術轉化,形成升級版ABS成套技術,并將技術和管理優勢與廣東石化原料、華南區位優勢相結合,跨區域建設了吉化(揭陽)60萬噸/年ABS裝置,構建出南北兩地“產銷研用”一體統籌的ABS產業發展新格局。
“ABS是一種強度高、韌性好、易加工成型的熱塑型高分子材料,是汽車內飾、白色家電外殼等產品的重要原料。”吉林石化新材料高級專家陸書來介紹。
盡管市場前景廣闊,但ABS反應裝置鏈條長、環節多,一個參數的細微調整,就會導致產品性能的巨大改變。吉林石化舉全廠之力,開展ABS接枝聚合無磷無糖新技術攻關。研發團隊一遍遍查文獻、算數據、建模型、做實驗……裝置里成千上萬的工序不知反復梳理了多少遍。
“咱研發人員都是‘強迫癥’,不解決問題心里難受。”ABS樹脂研發中心實驗工程師姜山笑著說,“攻關的那段時間,實驗記錄紙足足堆了半米多高。”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3年1200多次實驗,研發團隊終于突破瓶頸,在不增加生產成本的情況下,產品白度提升了2個點,可與國際品牌媲美。
然而技術攻關,只是產品升級的第一步,科研成果只有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才能釋放出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澎湃動能。
近年來,吉林石化深化“產銷研用”一體化協同創新機制,依托“研究院+4個研發中心”,加快推進ABS樹脂、乙丙橡膠、碳纖維、聚烯烴科技攻關和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應用,把企業優勢資源轉化為高技術含量產品。揭陽分公司投產的乳液法ABS裝置,打破了ABS關鍵核心技術長期以來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節約技術引進資金上億元。自主研發的ABS新型加工抗氧劑,改變了傳統抗氧劑熔點低的缺陷,已實現工業化應用。二元乙丙橡膠可溶性包裝膜技術試驗成功,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吉林石化以科技創新打造“產品巨人”,向著一座又一座科技高峰攀登,將一項項不可能變成可能。
“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
如果將化工產品比喻為一座金字塔,那么,“產品巨人”則是塔尖。
20世紀90年代,吉林石化產品數量曾多達上千種,被譽為“中國化工百科全書”。打造“產品巨人”對于吉林石化來說,要緊盯市場需求,豐富產品結構,更要立足基礎奔向“金字塔尖”。
以吉林石化的優勢產品ABS為例,國內市場近2年新增產能近300萬噸,下游需求卻跟不上,供大于求的局面顯著。但頭盔料、箱包料等領域競爭相對較弱。
頭盔料屬于超高抗沖ABS,附加值高,但生產工藝復雜,是ABS中的高端產品,國內廠商較少涉足。
“門檻高,能跨過門檻的人就少。”陸書來一語道破玄機。在他看來,做中國最好的ABS,不僅要做高端通用料,還要根據市場需求,開發差異化、高端化進口替代產品,全面提升“產品巨人”品質,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牢牢站穩腳跟。
產品適銷對路,方有效益可言。吉林石化敏銳捕捉市場需求,成功開發了高抗沖料TH-191。公司一級工程師宋振彪介紹,TH-191是國內唯一達到國標、美標A類頭盔技術要求的ABS產品,不僅能滿足剛韌需求,還能耐低溫,在零下30攝氏度環境下具備和普通頭盔一樣的抗沖擊性能。
“用TH-191制作的頭盔,分量輕且堅固抗摔,在浙江、廣東等地備受用戶青睞,成為企業的創效產品。”華東化工銷售公司業務四處處長劉志軍表示,由于TH-191生產工藝復雜,不易仿制,行業競爭有限,產品在暢銷的同時,還為企業創造了良好效益。
“近2年,我們開發了箱包料、頭盔料、鞋跟料、滑雪板料等10余個新品種,做到了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現在,化工市場行情并不是很好,但是我們的新產品卻不愁賣。”合成樹脂廠第二ABS車間技術員謝強向記者介紹。
吉林石化在認準的關鍵處精準“落子”,在看準的賽道上加速發力。一個個暢銷市場的新產品破繭而出,形成完整的“巨人”矩陣……打火機專用料SAN樹脂,因抗爆性能出色,被世界最大的打火機生產基地——湖南邵陽廠商投來橄欖枝。箱包板材料ST-571在溫州地區箱包產業領軍企業應用。二元乙丙橡膠X-0150達到國際領先標準,成功替代國外進口潤滑油黏指劑,穩定供應國內市場。
“產品賣到哪兒,技術服務就跟到哪兒”
打造“產品巨人”不僅要堅持質量至上和成本優勢,還要在服務上下功夫,這才是贏得用戶口碑、提升市場占有率的長遠之計。
5月,一批載有145噸二元乙丙橡膠產品的貨車緩緩駛出吉林石化物流園區。這批貨物在大連港口裝船,最終發往土耳其阿利亞加港。這是吉林石化乙丙橡膠首次打入歐洲市場。
2018年,吉林石化二元乙丙橡膠的出口量只有2000噸。2023年,出口量突破1萬噸。短短5年的時間,出口量何以增長了4倍?這既源于性能和價格優勢,還得益于讓客戶“信得過、靠得住”的服務。
新冠疫情期間,國外同質品牌減產斷供,國際海運通道不暢,下游客戶心急如焚。“我們提前排產布貨至港口,協調船務公司預定艙位。為確保后路通暢,還做了通過中歐班列發貨的應急預案,確保貨物在客戶付款后第一時間發運。”吉林石化進出口公司副經理王艷麗說。
正因此,吉林石化二元乙丙橡膠海外營銷網絡不斷拓展,已出口至阿聯酋、印度、越南、新加坡、菲律賓、土耳其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
在國外,吉林石化以優質服務劈波斬浪;在國內,技術人員更是第一時間為客戶解決產品加工過程中的各項難題。
“咱們科研人員,不僅要玩得轉科研,還要摸得清市場、搞得定客戶。”有機合成廠一級工程師張冠英對記者說,“產品賣到哪兒,技術服務就跟到哪兒。只要客戶有需求,我們保證專業技術人員24小時內到達現場。”
在合成橡膠研發中心新材料三級工程師侯軍看來,“客戶至上”要落實到扎扎實實的行動中。“這兩年,我們團隊走訪了華東、華南、華北、西南地區下游客戶,提供技術服務200多次。”侯軍說。
2022年6月,侯軍接到山東一家電纜料廠家的電話,說產品在加工過程中出現凝膠情況。他連夜趕往現場,仔細排查原因,發現客戶把本應常溫、避光保存的三元乙丙橡膠放在陽光直射處,導致膠塊老化變質。隨后,他細致地向客戶講解膠料的保存要點,還與客戶一起組織生產試驗,換上背陰處的膠料,果然,產品不再出現凝膠現象。
“這家電纜料廠家對我們的服務特別認可,不僅成為我們的大客戶,還向當地其他廠家推薦。現在,我們生產的電纜料已經獲得了市場龍頭企業認可,市場占有率明顯提高。”侯軍頗為自豪地說。
作為“新中國化工長子”,吉林石化見證了我國化工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未來,吉林石化將繼續奔跑在打造“產品巨人”的賽道上,向新而行,以優致遠。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