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馮作文 徐雪萍)乙烯收率從2021年的76.2%提升至2024年的78.01%,裝置平穩率保持在100%,自控投用率超過99.6%,截至3月31日,蘭州石化榆林乙烯智能化工廠投用的58個專業系統,在生產經營中發揮出顯著作用。目前,蘭州石化“數智觸角”正逐步延伸至各業務場景,國內首個乙烯全業務鏈智能化工廠——榆林乙烯智能化工廠實現能效躍升。
早在蘭州石化乙烷制乙烯項目建設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就聯合發文,將蘭州石化乙烷制乙烯項目列為國家乙烷裂解制乙烯示范工程,創建先進智能化示范工廠是核心內容之一。2020年,集團公司作出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的部署,基于信息化建設的豐厚“家底”,蘭州石化被列為集團公司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首批試點企業,并在榆林80萬噸/年乙烷制乙烯項目創建智能化工廠。
在建設過程中,蘭州石化充分學習借鑒長慶石化等兄弟單位的經驗,建成了以數字化移交為核心的數字孿生工廠、以全業務鏈智能為核心的智能化工廠和以數據驅動決策的一體化運營工廠,打造出石油石化行業智能化工廠建設的標桿。特別是為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和昆侖數智公司密切配合,先后在304臺關鍵設備上安裝了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系統,共計安裝加速度傳感器1096個、溫度傳感器120個、邊緣計算設備111臺,實現生產、設備、安全、環保專業數據的全量化采集,為保障裝置平穩運行提供了海量數據支撐。
蘭州石化榆林乙烯裝置智能化工廠投用后,給生產經營帶來了便捷。“以前我在老乙烯裝置上工作,裂解爐升溫全靠手工操作,大約需要4個小時才能使溫度穩定下來;而榆林乙烯裝置的裂解爐具有一鍵智能升溫功能,大約半小時就能達到理想狀態,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蘭州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乙烯運行部技能專家武矗說。
“2億多條數據入‘湖’,讓機、泵、塔、管線實現萬物互聯;平均每分鐘處理數據3萬多條,每毫秒就有數千條數據呈現出來。操作人員只要坐在工位上,就能了解整個裝置運行中的每處細微變化,實時進行相應的工藝調整,真正實現了數據決勝。” 蘭州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杜江說。
“智能化工廠上線運行以來,認知程度、應用水平持續提升,應用效果逐步顯現,為國內煉化企業智能化建設起到了示范標桿作用。”昆侖數智蘭州分公司總經理張敏說。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