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喜1 郭城2 趙秋實1
(1.大慶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2.大慶石油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摘要:以三元復合驅濾罐的反沖洗水為研究對象,分析反沖洗水回收處理的必要性,并且著重對三元復合驅反沖洗水進行了離心脫水工藝處理的生產性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該套處理工藝可使反沖洗水中的油、懸浮固體、硫化物等污染物含量及礦化度降低,但離心處理后的污泥含水率偏高。關鍵詞:三元復合驅;反沖洗水;濃縮;離心脫水
1 試驗概況
(1)技術原理。反沖洗水回收處理技術[1-2]是通過采用預分離系統將反沖洗水中浮油或分散油去除;然后通過加藥混合反應系統投加能夠使反沖洗水中泥、水快速分離的藥劑,這種藥劑能夠破壞三元復合驅反沖洗水中污染物質的穩定性,使其脫穩絮凝,形成體積較大的絮狀體;再通過泥水分離系統,進行含水泥渣的有效分離;分離后的泥渣,利用比重差,采用污泥離心脫水技術進行脫水處理。
(2)工藝流程。工藝流程見圖1。反沖洗水首先進入調儲罐,有效停留時間為2~3 h,對反沖洗水起到均質均量的作用,并且通過調儲罐的排油裝置去除反沖洗水中上層的浮油或分散油;而后投加兩種藥劑(離子調整劑、混凝劑),通過電化學預處理器和混合器,破壞三元復合驅反沖洗水中污染物質的穩定性,使其脫穩絮凝、形成浮渣;污水進入泥水分離裝置,出水進入清水池后回收至系統總來水;泥水分離裝置中的刮泥排渣裝置出泥進入污泥池,加入C藥劑(比重調整劑)后浮渣中有氣泡析出變為沉渣,加入B藥劑(混凝劑)后沉渣含水率進一步降低;沉渣進入離心機,經離心脫水作用后的出水回收至系統總來水,出泥外排,使三元復合驅反沖洗水中的污染物質得到有效處理。
(3)試驗條件與分析方法。試驗條件與分析方法分別見表1、表2。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1)現場取樣對比。泥水分離裝置出水與反沖洗水相比顏色變化明顯,即由黑色渾濁變為無色透明,離心機出水處理效果不如泥水分離裝置的出水處理效果好,較渾濁,與反沖洗水比較,顏色由黑變黃;加入藥劑A后污水中產生絮體,顏色變淺,靜沉10 min后絮體大部分下沉,渣水界面明顯;加入B藥劑后部分含油污泥上浮,底部有少量沉渣;污水經過泥水分離裝置,出水變得清澈透明;泥水分離裝置出泥加入C藥劑(比重調整劑)后污泥密度變大,污泥由浮渣變為沉渣,泥水界面明顯,再加入B藥劑后污泥含水率進一步降低,渣水界面大約下降1/10;離心機出泥含水偏高,可以堆積成型。
(2)檢測結果。檢測數據見表3。
從表3的檢測數據可以看出,經過該套流程處理后的反沖洗水,含油、懸浮物、硫化物、三元含量、礦化度都有很明顯的下降。其中泥水分離裝置出水含油量達到5·1 mg/L,去除率98·1%,已接近聚驅低滲透層回注水水質指標要求(含油量≤5mg/L);泥水分離裝置的出水懸浮物含量為20·2mg/L,去除率達94·5%,也接近于聚驅高滲透層回注水水質指標要求(懸浮固體含量≤20 mg/L);離心機出水的含油量達到3·1 mg/L,去除率98·8%,而懸浮物含量132·5 mg/L,去除率63·9%,含量雖略有偏高,但離心機出水量只有反沖洗水總量的12·4%左右,占污水站處理量的1·5%左右,因此對系統的沖擊負荷不大;泥水分離裝置出水的三元含量和礦化度與反沖洗水相比都有明顯降低,聚合物、堿、表活劑的去除率分別為98·0%、82·9%和33·3%,礦化度去除率達到71·5%,而與離心機出水相比較差別不大;對于硫化物的去除,離心機的效果較為明顯,去除率達到82·1%;泥水分離裝置加C藥劑后出泥含水率為93·3%,而后加入B藥劑含水率降至90·3%,離心后的污泥含水率為87·2%,可堆積成型,具備外運的條件。
3 結語
(1)采用該套濃縮離心脫水處理工藝處理三元復合驅反沖洗水是可行的。
(2)監測數據顯示,加藥量可再降低,使反沖洗水污染物質含量達到或低于污水處理站原水含量,不對原水水質造成沖擊即可。
(3)離心分離裝置出泥的含水率為87·2%,泥水分離裝置和離心分離裝置運行參數還需進一步優化。
參考文獻
[1]孫振艷,陳中喜,徐德會,傅紹斌·三元217實驗站污泥脫水技術實驗研究[J]·石油地質與工程, 2008, 22(5): 126-128·
[2]吳紅偉,傅紹斌·三元驅采出水處理中含油污泥上浮性的研究[J]·石油天然氣學報, 2008, 30(2): 354-356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