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晚中央電視臺在《焦點訪談》等欄目播出了題為“‘摻假管’真得管”的專題報道。該報道直指江蘇吳江七都鎮的一些塑料管道生產企業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市場給水用HDPE管材的質量問題,引起行業內極大震動。很多塑料管道生產企業對這類欺騙用戶、制假販假、不負責任的行為表示出了極大的憤慨。1月22日,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管道專業委員會向各會員單位發出通知,要求塑料管道生產企業加強產品自查工作。
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塑管專委會秘書長王占杰介紹,近年來,中國塑管行業取得了快速發展,行業內很多大企業產品質量是合格的,用戶可以放心使用。但產品質量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確實存在,有的企業確實存在不按國家標準要求組織生產,使用回收料、減薄壁厚等造假制劣問題也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據了解,塑管質量問題頻出主要還是利益驅使,有的生產企業為降低成本、獲得非法利潤而故意造假,有的用戶在采購、工程招標過程中不合理地低價競標,引發惡性競爭。由于采購者并不一定是塑管的使用者,致使有些劣質產品比優質產品更有市場,助長了部分非法企業制假賣假的氣焰。
王占杰表示,雖然這次曝光的企業不是協會會員單位,但行業中類似的不良企業絕不止這幾家。在此,協會再次重申塑管企業必須確保產品質量,堅決抵制為降低成本任意改變配方、使用劣質原料的行為,要確保塑管在壽命年限內的健康使用,嚴防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
通知要求,塑管專委會會員企業應加強對原材料、制品的質量、衛生、安全自查工作,要明確責任,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對原材料實行進廠檢查,保證其具有可追溯性。協會將配合相關單位盡快完善相關監督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產品質量永久責任制;行業內要加強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強化塑料制品安全工程建設以及原材料、管材的抽檢工作;推動行業自律和質量保障聯盟工作;制定相關標準和檢查方法,利于用戶區分產品的優劣;推動制定合理的行業準入門檻,將不良企業逐出市場等。同時建議檢測機構、評獎單位不要為一己私利而放任一些不法企業的非法所為。
相關資訊